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
阮芳
2007-03-20
发表期刊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ISSN1008-7427
卷号No.176期号:03页码:80-82
摘要“草蛇灰线”,源自一句“脂批”。脂批中多次以及其赞赏的笔调写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千里伏线”、“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伏后文”等等。一言以蔽之,脂批是将草蛇灰线法指认为曹雪芹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全局性的艺术手法。其实,早在《红楼梦》诞生之前,草蛇灰线一法就已然成为中国古典小说成熟的结构技法,也为其后的小说家所常用,这是中国小说结构艺术一个独特而杰出的创造。草蛇灰线法的意义在于:上下勾连,彼此呼应,实现宏大繁复艺术结构的完整统一;时断时续,首尾相连,增强故事情节的有机性;前引后应,暗示人物命运或事件发展的方向;反复呈现特定事物,构成特定事物的经典特征。
关键词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 古典小说 结构技巧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6890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武汉430073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阮芳. 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No.176(03):80-82.
APA 阮芳.(2007).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No.176(03),80-82.
MLA 阮芳."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No.176.03(2007):80-8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阮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阮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阮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