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
| 朱正国
|
| 2007-05-20
|
发表期刊 | 复旦教育论坛
 |
ISSN | 1672-0059
|
卷号 | No.27期号:03页码:53-56 |
摘要 | 高考改革的大势是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向更为个性化的单独考试,但这种变革在给考生和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个人和社会负担成本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教育公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考表明,更加完全的统一考试,加上自由的个性化组题和统分相结合,即构成统考组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各得其所”,高校“各取所需”,避开对统一分数的过度竞争,实现社会的最优配置。个人(考生)仅负担一个很小的不变成本,只要稍微提高一点社会成本(高校的录取费用等),就可大幅度增加个人和高校的效用。 |
关键词 | 高考模式
统一考试
个性化考试
统考组题
成本
效用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9080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作者单位 | 云浮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云浮527300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正国. 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7,No.27(03):53-56.
|
APA |
朱正国.(2007).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复旦教育论坛,No.27(03),53-56.
|
MLA |
朱正国."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复旦教育论坛 No.27.03(2007):53-56.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