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
季海菊
2019-11-20
发表期刊学海
ISSN1001-9790
期号06页码:213-216
摘要网络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宣传、心理健康方面,都遇到新的挑战。本组笔谈聚焦新媒体、大数据对当代中国高校的影响。史国君用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认知总体正确、政治认同度较高、政治实践参与较积极,但政治信仰教育、网络政治信仰教育方式等方面还亟待创新,建议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多方位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赵亮等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动因和依据,尝试在课程体系方面促成二者的融合;石沁禾认为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下,要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高等教育亟须探求"商能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唐玉生认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克服传统粗放型招生宣传模式的不足,而基于历史数据及动态数据分析的招生宣传模式,为精准化招生提供了可能性,为高校高质量招生宣传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季海菊关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认为教育理念的落伍、数据素养的欠缺以及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不足,都弱化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力、感召力和控制力,构建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确立大数据理念,整合教育团队,开发数据平台,加强子体系建设,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地运用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提升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 多媒体 高等教育 政治信仰 职业教育 商能并重 招生策略 心理健康
DOI10.16091/j.cnki.cn32-1308/c.2019.06.036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AMI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号:2016ZDIXM032)的阶段性成果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44252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作者单位江苏开放大学学生工作处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季海菊. 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J]. 学海,2019(06):213-216.
APA 季海菊.(2019).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学海(06),213-216.
MLA 季海菊."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学海 .06(2019):213-21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季海菊]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季海菊]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季海菊]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追溯及探讨
心灵和谐: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向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成因及干预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王阳明心学涵育时代新人的价值:“三重向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理与路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