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抗感品系与稻瘟病菌的群体互作 | |
李雪萍1; 翟婉婉1; 管丽蓉2; 徐返1; 王扬1; 刘永胜3; 李成云1; 王云月1; 谢勇1 | |
2015-07-21 | |
会议名称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页码 | 2 |
会议地点 | 中国海南海口 |
摘要 | 水稻(Oryza sativa)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已经成为研究寄主一病原菌互作的理想模式,有关抗病基因与无毒基因或致病因子的互作陆续得以阐释,但在群体水平上研究不同水稻基因型对稻瘟病菌群体的影响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揭示不同基因型的寄主群体对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探索部分水稻地方品种持久种植的内在原因。月亮谷(Acuce)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长期种植的地方水稻品种,是当前元阳哈尼梯田生产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地方品种,种植面积占元阳地方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的50%以上,种植历史至少超过百年。该品种相对集中种植于海拔1 6002 000 m,种植环境湿润,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但是其稻瘟病的发生却稳定地保持在比较低的程度,历史上从未有过月亮谷稻瘟病大流行的报道。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月亮谷及其他地方品种普遍具有品种内遗传异质性(intra-heterogeneity),即栽培群体由多个不同的基因型个体组成,这种寄主群体的遗传组成特征是否与月亮谷的持久种植有关?不同基因型的寄主群体对稻瘟病菌群体会产生何种影响?为阐释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以抗稻瘟病的现代改良品种合系22-2为对照,利用15对稻瘟菌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田间自然发病的月亮谷自然群体、四个月亮谷单粒传(singleseed descend,SSD)不同抗感表型的纯系上分离到的540个稻瘟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分化明显(Ht=0.15±0.13,I=0.27±0.19,Fst=0.30),来自不同品种(品系)的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差异较大(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Jaccard相似系数0.9水平,分离自合系22-2、月亮谷抗病纯系上的稻瘟菌只有1个遗传宗谱,而来自感病月亮谷纯系和月亮谷自然群体的稻瘟病菌存在4-8个宗谱。该研究结果说明,相对于抗病纯系和抗病品种合系22-2,月亮谷自然群体对稻瘟病菌的选择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稳定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另外,对稻瘟病单病斑上分离到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品种(品系)的菌株存在1-5个不同的遗传宗谱,说明稻瘟病的同一定殖系统可由不同遗传来源的菌株组成,但导致其遗传差异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 水稻 地方品种 稻瘟病菌 群体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会议 |
会议类型 | 中国会议 |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54091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云南分部 |
作者单位 | 1.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2.云南开放大学化工学院; 3.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雪萍,翟婉婉,管丽蓉,等. 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抗感品系与稻瘟病菌的群体互作[C],2015: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雪萍]的文章 |
[翟婉婉]的文章 |
[管丽蓉]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雪萍]的文章 |
[翟婉婉]的文章 |
[管丽蓉]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雪萍]的文章 |
[翟婉婉]的文章 |
[管丽蓉]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