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实
周小明1,2
2012-07-23
发表期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SSN1001-4403
卷号33期号:04页码:186-190
摘要财政立宪是通过宪法来约束国家的财政权力,以此保证人权,它是宪政的基础。中国王朝更替循环的原因是财政崩溃但又无法建立立宪性财政,而西方的宪政之路就是通过建立立宪性财政从而走出王朝循环更替的历史怪圈。财政立宪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分立、人民主权,在20世纪开始则是公共选择理论。实现财政立宪的具体制度设计主要有预算监督的宪政化、纳税人诉讼制度的设立和为保证言论自由的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财政立宪 宪政 预算 纳税人诉讼 信息公开
DOI10.19563/j.cnki.sdzs.2012.04.031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CSSCI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83579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浙江分部
作者单位1.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2.丽水广播电视大学法学系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浙江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小明. 财政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实[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4):186-190.
APA 周小明.(2012).财政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实.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04),186-190.
MLA 周小明."财政立宪主义的历史与现实".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04(2012):186-19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小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小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小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论美国诊所法律教育的起源及对中国法治的启示
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论法的精神》的当下意义——也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论民事权利的行政裁决救济——以我国的征地及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为例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看我国经济民主发展
论印度联邦制中的紧急状态条款
论经济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从经济法视角解读十七大报告
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权利和谐——从法治视角解读和谐社会构建
论我国法律监督的困境与希望——西安体彩风波引发的法律思考
中印开放大学管理体制比较及借鉴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