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谐社会观 |
| 陈智勇
|
| 2009-09-25
|
发表期刊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ISSN | 1001-8204
|
卷号 | 42期号:05页码:154-157 |
摘要 | 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谐社会观主要体现在社会控制和社会心理调节两个层面。在社会控制层面,人们通过控制物质消费的过度行为,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协调外交关系中的交往行为,以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通过约束群体与个体间的交往行为,以实现社会阶层的和谐以及人际交往的和谐;通过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减弱贫富分化、推行荒政制度、调节社会供给,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心理调节层面,通过精神控制的方式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强化神人和谐意识和个体身心修养和谐意识,并由此予以扩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
关键词 | 春秋战国
和谐社会观
社会控制
社会心理调节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95371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
作者单位 |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智勇. 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谐社会观[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05):154-157.
|
APA |
陈智勇.(2009).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谐社会观.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05),154-157.
|
MLA |
陈智勇."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谐社会观".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05(2009):154-157.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