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小说与主体性 | |
罗世平; 刘德刚 | |
2008-07-15 | |
发表期刊 | 当代外国文学
![]() |
ISSN | 1001-1757 |
卷号 | No.113期号:03页码:30-38 |
摘要 | 抵制与主体性不可相提并论,混为一谈。非洲、加勒比、印度的后殖民小说家及其作品中人物抵制西方殖民者及其文化的行为并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后殖民小说中殖民地本土人接受或追求西方教育的行为是他们复制模仿西方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他们主体性乏弱的表现;而后殖民小说的另一普遍性主题"腐败"则是殖民地本土人主体性乏弱的结果。 |
关键词 | 后殖民小说 主体性 抵制 |
DOI | 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08.03.010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1780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贵州分部 |
作者单位 | 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文科教学部; 2.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文科教学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世平,刘德刚. 后殖民小说与主体性[J]. 当代外国文学,2008,No.113(03):30-38. |
APA | 罗世平,&刘德刚.(2008).后殖民小说与主体性.当代外国文学,No.113(03),30-38. |
MLA | 罗世平,et al."后殖民小说与主体性".当代外国文学 No.113.03(2008):30-3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世平]的文章 |
[刘德刚]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世平]的文章 |
[刘德刚]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世平]的文章 |
[刘德刚]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