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探析 | |
卢泓1; 徐光芳2 | |
2008-11-10 | |
发表期刊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
ISSN | 1008-7605 |
卷号 | No.136期号:06页码:44-46 |
摘要 | 随着人类社会的急剧变迁,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青少年获得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文化传承上出现了传统的受教育者反过来对施教者施加影响的现象,即"反向社会化"。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社会因素促成的,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全球化、互联网与大众媒体、青少年参与及同辈群体等,由此构成了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
关键词 | 青少年 反向社会化 文化反哺 动力机制 |
DOI | 10.16320/j.cnki.sdqnzzxyxb.2008.06.026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3462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
作者单位 | 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2.山东省实验中学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卢泓,徐光芳. 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No.136(06):44-46. |
APA | 卢泓,&徐光芳.(2008).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o.136(06),44-46. |
MLA | 卢泓,et al."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136.06(2008):44-4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卢泓]的文章 |
[徐光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卢泓]的文章 |
[徐光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卢泓]的文章 |
[徐光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