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恒深远的美国童话——评福克纳的小说《熊》 | |
黄招琴 | |
2008-06-25 | |
发表期刊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
ISSN | 1008-7346 |
卷号 | No.69期号:03页码:19-22 |
摘要 | 本文应用原型神话理论的批评方法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熊》,通过表达具有原始、深刻、普遍意义的原型,着重探讨主人公艾克经历"启蒙、再生、成长"这一漫长而又复杂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顿悟。并借用文化理论重点来证明《熊》是一篇"不止是一个小男孩,更是任何一个成人"的永恒深远的童话。 |
关键词 | 原型 启蒙 再生 成长 福克纳 《熊》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4664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福建分部 |
作者单位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宁德分校 福建宁德352100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福建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福建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招琴. 一个永恒深远的美国童话——评福克纳的小说《熊》[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No.69(03):19-22. |
APA | 黄招琴.(2008).一个永恒深远的美国童话——评福克纳的小说《熊》.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No.69(03),19-22. |
MLA | 黄招琴."一个永恒深远的美国童话——评福克纳的小说《熊》".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No.69.03(2008):19-2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黄招琴]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黄招琴]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黄招琴]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