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前期诗歌中的时空感受与相对意识
胡秦葆; 区蕴雯
2007-09-15
发表期刊广西社会科学
ISSN1004-6917
卷号No.147期号:09页码:124-128
摘要卞之琳是我国现当代诗坛上较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其中,时空感受和相对意识在其前期诗歌创作中比较明显而突出。具体说来,时空感受表现为:将短暂人生与永恒的时间相对应,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穿越古今,索古思今。而相对意识则体现在对主客观事物的相对关系及存在与知觉的相对关系的表现上。这种时空感受和相对意识集中表现了他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以及对世界万物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卞之琳 前期诗歌 时空感受 相对意识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6318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
作者单位广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秦葆,区蕴雯. 卞之琳前期诗歌中的时空感受与相对意识[J]. 广西社会科学,2007,No.147(09):124-128.
APA 胡秦葆,&区蕴雯.(2007).卞之琳前期诗歌中的时空感受与相对意识.广西社会科学,No.147(09),124-128.
MLA 胡秦葆,et al."卞之琳前期诗歌中的时空感受与相对意识".广西社会科学 No.147.09(2007):124-12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胡秦葆]的文章
[区蕴雯]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胡秦葆]的文章
[区蕴雯]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胡秦葆]的文章
[区蕴雯]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边城》:人性美的艺术建构
试论爱情的文学表现形态
枪炮与玫瑰(影评二则)——美国巨片《珍珠港》观后
远程教育中学科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余华小说对“父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的文化意义
文变染乎世情——汪曾祺小说文体创新的意义
试论《湘行散记》的江湖特色
中心城市开放大学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初探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