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聊斋俚曲的俗字 | |
董绍克1; 赵春阳2 | |
2007-12-31 | |
发表期刊 | 蒲松龄研究
![]() |
ISSN | 1002-3712 |
卷号 | No.65期号:04页码:76-82 |
摘要 | 聊斋俚曲使用了许多俗字,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国北方文艺作品中俗字的大概面貌,比起《金瓶梅》来不但简化字和简化偏旁有所增多,而且使用范围有所扩大。聊斋俚曲在俗字的使用上也有自已的特点。 |
关键词 | 聊斋俚曲 俗字 简化字 简化偏旁 字随音变 |
DOI | 10.19330/j.cnki.1002-3712.2007.04.010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08228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分部 |
作者单位 | 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绍克,赵春阳. 谈聊斋俚曲的俗字[J]. 蒲松龄研究,2007,No.65(04):76-82. |
APA | 董绍克,&赵春阳.(2007).谈聊斋俚曲的俗字.蒲松龄研究,No.65(04),76-82. |
MLA | 董绍克,et al."谈聊斋俚曲的俗字".蒲松龄研究 No.65.04(2007):76-8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绍克]的文章 |
[赵春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绍克]的文章 |
[赵春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绍克]的文章 |
[赵春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