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哈姆莱特》的再思考
王振全
2006-03-10
发表期刊电影文学
ISSN0495-5692
期号05页码:26-27
摘要<正>一、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的思考正道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结局,该怎样活着就是人们在有生之年最有意义的思考,而伴随这种思考而存在的,就是对命运的顺从。无畏者如哈姆莱特也会思考“死了是否就会一了百了”。存在主义的代表者萨特有句名言:“人能实现多少自己就是多少。”口气竟是那么的无奈,庄子更是认为,人应无为而活。与之相反,贝多芬却以高昂的旋律谱写《命运》,以《欢乐颁》祈祷人类大团结,莫尔则为人类营造“乌托邦”的梦想;鲁迅先生则在“彷徨”中“呐喊”,鼓励国人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命运。从其
关键词哈姆莱特 再思考 人文主义 《哈姆莱特》 悲剧精神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12954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
作者单位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振全. 对于《哈姆莱特》的再思考[J]. 电影文学,2006(05):26-27.
APA 王振全.(2006).对于《哈姆莱特》的再思考.电影文学(05),26-27.
MLA 王振全."对于《哈姆莱特》的再思考".电影文学 .05(2006):26-2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振全]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振全]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振全]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论唐山方言的形成及其特点
语文素养是职业学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之一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面对企业的人才流动
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说《聊斋志异·考城隍》
微型小说人物描写片谈
真实性与当下性的完美融合——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风格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