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
陈智勇
2006-03-05
发表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SSN1672-4283
期号02页码:17-20
摘要战国时期忧患意识的范围呈扩大化趋势,由早期关注自然而转向关注社会现实,注入了更多的社会因素,它有着忧患主体的多层次性。这一时期,“士”群体的忧患意识颇为活跃,忧患内容丰富多彩,它注重忧患意识发展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以反映兼并战争与中央集权之现实为聚焦点,关注国运民生,有着很强的理论色彩。
关键词战国时期 忧患意识 社会现实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13582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郑州450007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智勇. 论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7-20.
APA 陈智勇.(2006).论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17-20.
MLA 陈智勇."论战国时期的忧患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2(2006):17-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智勇]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智勇]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智勇]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海南海洋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间意识
论先秦时期朝聘仪节的文化特征
先秦时期的视觉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和谐社会观
先秦时期的嗅觉文化
春秋时期鲁国与列国的盟誓及其特征
先秦时期的触觉文化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