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群心理效应与个体心理现象相关关系分析——以微信抢红包现象为例 | |
罗学强1; 何斌2; 李思莹3; 黄丽珍4 | |
2016-07-15 | |
发表期刊 | 电子商务
![]() |
ISSN | 1009-6108 |
卷号 | No.199期号:07页码:48-50+84 |
摘要 | 微信是近年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研究其中体现的用户心理和群体心理效应对分析网络群体交流和微商推广有重要意义。近年迅速流行的微信抢红包现象极具社交参与性和娱乐性,研究选取好奇、娱乐、抢彩头、沟通感情等抢红包心理现象和好奇、好玩、拼手气、沟通感情、活跃气氛等发红包心理现象,选取鲇鱼效应、羊群效应、期望效应和首因效应等心理效应,运用可拓方法进行建模,通过网络调研、量化处理及统计方法分析微信抢红包的心理现象与心理效应的关系,得出微信个人心理现象与微群心理效应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表明可拓方法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可运用于微群、微营销等领域分析心理现象与心理效应的相关关系。 |
关键词 | 心理效应 心理现象 可拓方法 微信 抢红包 |
DOI | 10.14011/j.cnki.dzsw.2016.07.022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相似理论和可拓逻辑的网络管理实验建模方法及实验策略”(70671029);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A630054);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科研项目“微群心理效应与个体心理现象相关关系研究”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40027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作者单位 | 1.广东开放大学; 2.广东工业大学; 3.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4.深圳肌肤新生生物有限公司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学强,何斌,李思莹,等. 微群心理效应与个体心理现象相关关系分析——以微信抢红包现象为例[J]. 电子商务,2016,No.199(07):48-50+84. |
APA | 罗学强,何斌,李思莹,&黄丽珍.(2016).微群心理效应与个体心理现象相关关系分析——以微信抢红包现象为例.电子商务,No.199(07),48-50+84. |
MLA | 罗学强,et al."微群心理效应与个体心理现象相关关系分析——以微信抢红包现象为例".电子商务 No.199.07(2016):48-50+8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学强]的文章 |
[何斌]的文章 |
[李思莹]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学强]的文章 |
[何斌]的文章 |
[李思莹]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罗学强]的文章 |
[何斌]的文章 |
[李思莹]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