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教不教”不管用——建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教学、体验教学与探究教学失败析因
保罗·基尔希纳1; 约翰·斯维勒2; 理查德·克拉克3; 钟丽佳4; 盛群力5
2015-04-05
发表期刊开放教育研究
ISSN1007-2179
卷号21期号:02页码:16-29+55
摘要人的认知架构特点、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以及认知负荷理论都充分证实了"指导性教学"的优越性。虽然眼下信奉"少教不教法"非常盛行,乍一看还挺诱人,但它忽略了人的认知架构特点和近半个世纪以来持续的实证研究结论。研究表明,重视对学习过程提供指导比一味主张少教不教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充分的原有经验可以进行"自我指导"时,教师指导的优势才会逐渐减弱。本文简要讨论了教学理论和设计新近研究中支持开展教学指导的各种主张。
关键词少教不教 建构主义 指导性教学 显性教学 认知架构 认知负荷
DOI10.13966/j.cnki.kfjyyj.2015.02.002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教育部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理论与设计”建设项目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40133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
作者单位1.荷兰开放大学教育技术专长中心;
2.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
3.南加州大学教育学院;
4.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5.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保罗·基尔希纳,约翰·斯维勒,理查德·克拉克,等. 为什么“少教不教”不管用——建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教学、体验教学与探究教学失败析因[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2):16-29+55.
APA 保罗·基尔希纳,约翰·斯维勒,理查德·克拉克,钟丽佳,&盛群力.(2015).为什么“少教不教”不管用——建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教学、体验教学与探究教学失败析因.开放教育研究,21(02),16-29+55.
MLA 保罗·基尔希纳,et al."为什么“少教不教”不管用——建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教学、体验教学与探究教学失败析因".开放教育研究 21.02(2015):16-29+5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保罗·基尔希纳]的文章
[约翰·斯维勒]的文章
[理查德·克拉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保罗·基尔希纳]的文章
[约翰·斯维勒]的文章
[理查德·克拉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保罗·基尔希纳]的文章
[约翰·斯维勒]的文章
[理查德·克拉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以任务为中心的四元教学设计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