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
张晓芳
2020-11-20
发表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ISSN1002-2147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指出意识形态能力是其核心专业能力。面对全球化、信息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境遇下意识形态交汇与碰撞等现实挑战,亟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包含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认同、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等价值意蕴。思政课教师的发展需要、理想信念、价值实现等内在动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机制。社会政策、制度机制等外部因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促进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 意识形态能力 价值意蕴 动力机制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常州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意识形态维度下教师主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ZSKL-2019B043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45405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
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作者单位常州开放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晓芳.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
APA 张晓芳.(2020).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MLA 张晓芳."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晓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晓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晓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全球化蕴含着对私有制的否定因素
从人本视角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人文素养的培育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促进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之思考
智能化背景下成人学习支持服务模型构建探讨——以开放大学为例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认同机制的建构
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基于互联网思维
十六大后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和对策研究
高职教师人格特征对职业承诺的影响研究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