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名取士”到“莫取有名”:论汉末魏初士人“名声”的浮沉
杨霞
2022-11-25
发表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009-2463
卷号31期号:06页码:94-100
摘要名声是古代执政者取士的重要依据。东汉后期,士人浮华交结促成了大量名士的产生,其激扬名声的干政之举更使得名声成为影响选官的重要因素,“以名取士”靡然成风。然至曹魏时期,明帝一度下诏“选举莫取有名”。名声的异化、物化是其被弃绝的内在诱因;有识之士的名声批判为其消沉奠定舆论基础;曹操及继任者对名声的厌弃降低了名声的政治影响力;而新生曹魏政权的集权统治才是其时选举“莫取有名”的根本动因。这一转变体现了皇权对士权的强力压制,而士人形成于民间的“名声”改以朝廷评定的“品第”形式存在。这是士权、皇权相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汉末魏初 以名取士 莫取有名 士人 名声
DOI10.19747/j.cnki.1009-2463.2022.06.013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魏之际洛阳士人聚散与文学播迁”(SK2021A0878)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48997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分部
作者单位安徽开放大学文法与教育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霞. 从“以名取士”到“莫取有名”:论汉末魏初士人“名声”的浮沉[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6):94-100.
APA 杨霞.(2022).从“以名取士”到“莫取有名”:论汉末魏初士人“名声”的浮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06),94-100.
MLA 杨霞."从“以名取士”到“莫取有名”:论汉末魏初士人“名声”的浮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1.06(2022):94-10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