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珍稀剧种雷剧的唱腔发展与变革
石萍
2021-02-05
发表期刊中国戏剧
ISSN1001-8018
摘要雷剧目前主要流行在广东省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包括现在的雷州、湛江、遂溪、徐闻、廉江和吴川等地,①地方语言以雷州话和粤语为主,独特的语言系统奠定了雷剧独特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继粤剧、潮剧、汉剧之后广东四大剧种之一。雷剧是在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代雷州歌谣按照方言格律衍生出雷州姑娘歌、劝世歌,以及借鉴了粤剧演出形式的大班歌(高台歌)。当时,雷州大班歌还只在乡村演出,后进入城市剧场更名为"雷州歌剧"。直至1963年,
关键词雷州歌 戏曲唱腔 发展与变革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2018年广东开放大学创新强校规划项目“岭南珍稀剧种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19KDCQ05-03)研究成果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52692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作者单位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石萍. 岭南珍稀剧种雷剧的唱腔发展与变革[J]. 中国戏剧,2021.
APA 石萍.(2021).岭南珍稀剧种雷剧的唱腔发展与变革.中国戏剧.
MLA 石萍."岭南珍稀剧种雷剧的唱腔发展与变革".中国戏剧 (202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石萍]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石萍]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石萍]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非遗传承人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广东省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培养为例
方言调值与地方音乐关系比较——以新化县紫鹊山歌为例
新化县紫鹊山歌特征及衬词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