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质纵向预测大学新生非恢复性睡眠的时间路径模型:心理韧性和感知压力的双向中介作用
廖文娜1; 罗向晗2; 孔繁旭1; 孙永鹏1; 叶增杰2
2023-01-18
发表期刊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ISSN2096-4811
页码1-11
摘要目的:考察气郁体质对大学新生非恢复性睡眠的纵向预测作用及心理韧性和感知压力在其中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气郁体质量表、心理韧性量表、感知压力量表和非恢复性睡眠量表,对1003名大一新生进行历时半年的三次追踪调查。结果:①T1气郁质、T2心理韧性、T2感知压力、T3心理韧性、T3感知压力和T3非恢复性睡眠量表总分(T3 NRSS)间两两相关显著(P<0.001)。②交叉滞后模型分析显示,T2心理韧性负向预测T3感知压力(β=-0.156,P<0.001),T2感知压力也负向预测T3心理韧性(β=-0.249,P<0.001)。③纵向中介模型分析表明,T1气郁质可以直接影响T3 NRSS(效应值为-0.103),也可以同时通过T3心理韧性(效应值为-0.012)、T3感知压力(效应值为-0.063)的独立中介路径,T2心理韧性到T3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16),T2感知压力到T3感知压力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132),T2心理韧性到T3感知压力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33),以及T2感知压力到T3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值为-0.011)影响T3 NRSS。结论:气郁质可直接预测大学新生非恢复性睡眠,也可以同时通过心理韧性与感知压力的独立中介作用及双向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非恢复性睡眠;非恢复性睡眠可通过体质调理,提升心理韧性和减少感知压力等途径改善。
关键词气郁质 心理韧性 感知压力 非恢复性睡眠 链式中介效应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2274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904033);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德育专项)课题(编号:2021JKDY053);2021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课题(编号:2021WT044)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52966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作者单位1.广东开放大学公共课教学部;
2.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廖文娜,罗向晗,孔繁旭,等. 气郁质纵向预测大学新生非恢复性睡眠的时间路径模型:心理韧性和感知压力的双向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1-11.
APA 廖文娜,罗向晗,孔繁旭,孙永鹏,&叶增杰.(2023).气郁质纵向预测大学新生非恢复性睡眠的时间路径模型:心理韧性和感知压力的双向中介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11.
MLA 廖文娜,et al."气郁质纵向预测大学新生非恢复性睡眠的时间路径模型:心理韧性和感知压力的双向中介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1-1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文娜]的文章
[罗向晗]的文章
[孔繁旭]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文娜]的文章
[罗向晗]的文章
[孔繁旭]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廖文娜]的文章
[罗向晗]的文章
[孔繁旭]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高职学生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微课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特点和教育对策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求助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新媒体时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学习需求的视角
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及工作策略
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和教育对策
压力与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