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空间视角切入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意义与路径分析
杨霞
2023
发表期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ISSN1009-9530
卷号25期号:3页码:144-148
摘要加强学科能力培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新视角、新方法观照学科发展,是新时代对文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其教学新路径的探讨也成为必然。文章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大量存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和近年来文学地理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尝试将地域空间视角切入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同时,试图以此方法厘清并还原文学的历史现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时间与空间并置来突显文学的地域性特色,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注重区域性文学的存在意义。此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更新教学理念、培养文化自信,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 地域空间视角 意义 路径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2021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线上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2021xskc015)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57000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分部
作者单位安徽开放大学文法与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022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安徽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霞. 地域空间视角切入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意义与路径分析[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25(3):144-148.
APA 杨霞.(2023).地域空间视角切入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意义与路径分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5(3),144-148.
MLA 杨霞."地域空间视角切入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意义与路径分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5.3(2023):144-14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仲长统学术思想探析
试从仲长统的“乐志”诗文看汉末士人的理想栖居
“游”的下行与“文”的上升——论东汉士人流动的下行趋势及其文章史意义
论汉末魏初人物评价标准的新变——以荐举文为中心
不宜称庆:东汉士人对祥瑞的新解读
汉末魏初士人的孤独体认与文学诉说——以代言诗、赠答诗、书信文为中心
管宁“清声远播”与“不为守高”之悖论探析——兼谈汉末魏初士人的仕与隐
汉末士人政治困境中的突围——从《中论》、《昌言》中作者的“介入”谈起
地域文化视野中汉魏之际士人的身份裂变——以王粲、仲长统的地域流动为例
试论《潜夫论》深潜之美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