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及对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的去除 | |
张发明1,2,3; 王秋玲1; 杨树春1; 李良4; 荣渝虹5; 孙仕仙2; 郑毅1,3 | |
2023 | |
发表期刊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ISSN | 1673-4831 |
卷号 | 39期号:10页码:1323-1331 |
摘要 | 根系分泌物在污染物的根际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香根草(Chrysopogon zizanioides)根系分泌物特征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有助于加深对香根草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机制的理解。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 mg·kg^(-1)阿特拉津胁迫下香根草根系分泌物的变化以及人工添加香根草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无阿特拉津和阿特拉津胁迫的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到88和8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烯、酯、酸、腈、酮、酰胺、醇和酚等;与无阿特拉津对照相比,阿特拉津胁迫使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中烷类数量减少8.5%,烯类和醇类数量分别增加5.5%和4.1%,同时阿特拉津胁迫导致醇类和酚类相对含量分别增加123.45%和5.19%(P《0.05),而腈、酮、酸、烷、烯、酯、胺和酰胺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有所降低;香根草根系分泌物显著促进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P《0.05),比对照提高5.51%~16.99%。阿特拉津胁迫下,香根草可能通过调节根系分泌物中烷类、烯类、醇类、酚类等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以适应胁迫环境。研究结果可为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土壤 阿特拉津 香根草根系分泌物 去除效果 |
DOI | 10.19741/j.issn.1673-4831.2022.1113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CSCD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7027,41563014);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2201AS070028);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80201442);云南省第四批博士后定向培养资助项目(321801)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57244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云南分部 |
作者单位 | 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2.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33; 3.云南开放大学云南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4.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5.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33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云南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发明,王秋玲,杨树春,等. 香根草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及对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的去除[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39(10):1323-1331. |
APA | 张发明.,王秋玲.,杨树春.,李良.,荣渝虹.,...&郑毅.(2023).香根草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及对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的去除.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39(10),1323-1331. |
MLA | 张发明,et al."香根草根系分泌物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及对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的去除".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39.10(2023):1323-133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发明]的文章 |
[王秋玲]的文章 |
[杨树春]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发明]的文章 |
[王秋玲]的文章 |
[杨树春]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发明]的文章 |
[王秋玲]的文章 |
[杨树春]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