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人地互动与想象建构——以故宫深圳数字体验展为例 | |
郑春晖1; 温云波1; 王祎1,2 | |
2024 | |
发表期刊 | 旅游科学
![]() |
ISSN | 1006-575X |
卷号 | 38期号:01页码:57-74 |
摘要 |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数字时代旅游情境下的新型“人地关系”成为新兴议题。文章借助Python从微博、小红书、抖音APP抓取关于“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UGC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DA主题挖掘和扎根理论分析,探究虚实融合旅游空间中人地互动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旅游者对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对地方景观和遗产价值的感知(文化与艺术元素、建筑与景观)、对现实展览空间载体的感知和对科技与数字叙事的感知三个方面;第二,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游客通过人-机-地智能交互、体感交互、多感官互动和价值共创,在倦勤斋等数字叙事空间中获得“现实身体共在”和“远程虚拟在场”的双重沉浸感体验;第三,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通过多重空间(虚空间、实空间和虚实融合空间)的互动关联与动态响应,在“第三空间”中串联与协商文化想象、具身感知和地方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与认同,实现地方意义的深度挖掘与价值延伸。文章通过聚焦虚实融合旅游空间中人地互动和地理想象,拓展了虚实空间二元论与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可为沉浸式旅游新场景打造、人地互动体验重塑和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提供决策依据。 |
关键词 | 虚拟旅游 虚实融合空间 文化遗产 地理想象 扎根理论 LDA |
DOI | 10.16323/j.cnki.lykx.20230725.001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CSSCI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时代虚拟-现实空间旅游行为的交互研究:过程、机理与效应”(422712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旅游驱动下中国绘画文化产业的地理特征、空间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419711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文化公园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20ZD02);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68264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
通讯作者 | 温云波 |
作者单位 | 1.广州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中法旅游学院); 2.湖北开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春晖,温云波,王祎. 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人地互动与想象建构——以故宫深圳数字体验展为例[J]. 旅游科学,2024,38(01):57-74. |
APA | 郑春晖,温云波,&王祎.(2024).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人地互动与想象建构——以故宫深圳数字体验展为例.旅游科学,38(01),57-74. |
MLA | 郑春晖,et al."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人地互动与想象建构——以故宫深圳数字体验展为例".旅游科学 38.01(2024):57-7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郑春晖]的文章 |
[温云波]的文章 |
[王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郑春晖]的文章 |
[温云波]的文章 |
[王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郑春晖]的文章 |
[温云波]的文章 |
[王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