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Ⅰ序列研究南海芋螺遗传多样性
陈琴1; 彭超2; 赵峰1; 李军1; 高炳淼3
2020-03-17
发表期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1674-568X
卷号39期号:09页码:3955-3960
摘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南海3种芋螺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了其碱基组成、变异位点、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3种芋螺COⅠ部分序列为687 bp,碱基A、T、C、G平均为38.2%、23.0%、22.5%、16.3%,A+T值为62.42%,具有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向性;具有种间变异位点数140个,碱基发生转换96次和颠换26次,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3.69;采用的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 NJ)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将10种芋螺主要分为2大支系,GenBank中选取7种芋螺聚类为第一大支,3种南海芋螺聚类为第二大支。因此,南海芋螺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
关键词芋螺(Cone snail) 线粒体DNA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树
DOI10.13417/j.gab.039.003955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CSCD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7170)资助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51373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海南分部
通讯作者高炳淼
作者单位1.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2.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3.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海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海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琴,彭超,赵峰,等. 基于COⅠ序列研究南海芋螺遗传多样性[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09):3955-3960.
APA 陈琴,彭超,赵峰,李军,&高炳淼.(2020).基于COⅠ序列研究南海芋螺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9(09),3955-3960.
MLA 陈琴,et al."基于COⅠ序列研究南海芋螺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39.09(2020):3955-396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琴]的文章
[彭超]的文章
[赵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琴]的文章
[彭超]的文章
[赵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陈琴]的文章
[彭超]的文章
[赵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竞业限制约定若干问题研究
南海芋螺ITS-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学习需求导向下老年教育供给研究——基于海南省的实证调查
社区教育发展的海南经验及优化对策
成人教育中《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体会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