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 |
董伟欣1,2; 尹宝重1; 任帅1; 张月辰1 | |
2017-04-01 | |
发表期刊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
ISSN | 1000-2030 |
卷号 | 40期号:03页码:386-392 |
摘要 |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10 h和12 h)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初花后短日照处理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同时开花时间也增加,与对照相比,‘冀红9218’在10 h和12 h光照下开花分别提前6、3、7 d和7、6、9 d,‘唐山红小豆’开花分别提前为7、5、9 d和9、7、11 d,开花累进促进率也显著增大,‘唐山红小豆’和‘冀红9218’的最大开花累进促进率分别为19%和16%;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短日照处理10 h较12 h降低较多,且EF-ES处理降幅最大,EP-ES处理降幅较小;全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在短日照处理10 h时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在2种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较对照都增加,而淀粉含量却呈现降低趋势;‘冀红9218’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只有在EF-EP(10 h)处理中稍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也增加,而‘唐山红小豆’的一些氨基酸含量在3种处理下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EF-EP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加速小豆的生育进程,导致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对籽粒品质指标具有正调控作用,且EF-EP处理的调控作用最大。 |
关键词 | 小豆 初花 短日照 产量 籽粒品质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CSCD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5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5204095)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57236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 |
作者单位 | 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2.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伟欣,尹宝重,任帅,等. 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40(03):386-392. |
APA | 董伟欣,尹宝重,任帅,&张月辰.(2017).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40(03),386-392. |
MLA | 董伟欣,et al."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40.03(2017):386-39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伟欣]的文章 |
[尹宝重]的文章 |
[任帅]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伟欣]的文章 |
[尹宝重]的文章 |
[任帅]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董伟欣]的文章 |
[尹宝重]的文章 |
[任帅]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相关推荐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