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现象级作品及其误读的尴尬
苏金刚
2017-12-10
发表期刊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ISSN1008-8350
卷号22期号:04页码:70-78
摘要《人民的名义》以其现实精神、真的勇气,巧合等艺术手法成就了其现象级作品,作品呈现了大尺度、大格局、大视野景象,给人以强烈震撼,同名电视剧甫一播出,反响不凡,但同时影视剧在传播效应上的助推,官方话语与民间逻辑的不对位以及文本本身的内涵多义性诸多因素,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解读的尴尬。
关键词现象级作品《人民的名义》 现实主义精神 真的勇气 巧合的艺术 真实素材 政治功利性 解读尴尬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58835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山西分部
作者单位临汾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山西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山西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苏金刚. 《人民的名义》:现象级作品及其误读的尴尬[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04):70-78.
APA 苏金刚.(2017).《人民的名义》:现象级作品及其误读的尴尬.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2(04),70-78.
MLA 苏金刚."《人民的名义》:现象级作品及其误读的尴尬".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2.04(2017):70-7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苏金刚]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苏金刚]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苏金刚]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