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迫害了谁——品特《轻微的疼痛》中的角色关系探析
阳雯
2016-04-20
发表期刊四川戏剧
ISSN1003-7500
卷号No.187期号:03页码:30-32
摘要英国现代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被人称为"威胁喜剧",他的剧本往往以一个小屋为背景,描述小屋里的人受到外来威胁时的压抑与紧张。在品特的早期剧作《轻微的疼痛》中,主人公因为害怕被迫害,转而迫害他人,然而最终还是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该剧的角色关系处于变动之中,使剧情扑朔迷离,在整体氛围上呈现出焦虑的心理状态,可以说是一部心理剧。谁迫害了谁,成为理解这部心理剧的关键。
关键词心理剧 品特戏剧 《轻微的疼痛》 爱德华 卖火柴老人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63372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重庆分部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重庆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重庆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阳雯. 谁迫害了谁——品特《轻微的疼痛》中的角色关系探析[J]. 四川戏剧,2016,No.187(03):30-32.
APA 阳雯.(2016).谁迫害了谁——品特《轻微的疼痛》中的角色关系探析.四川戏剧,No.187(03),30-32.
MLA 阳雯."谁迫害了谁——品特《轻微的疼痛》中的角色关系探析".四川戏剧 No.187.03(2016):30-3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阳雯]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阳雯]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阳雯]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阿瑟·米勒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戏剧结构分析
作为一部观念电影的《日照重庆》
千重子与苗子——《古都》里的镜像人生
慕课众筹模式的运行机制与风险管控研究
《七月与安生》的女性主义镜像人物分析
电影《冬》的东西方哲学主题分析
电影《最后一站》的“圆拱式”结构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文学类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平淡”与“伟大”的诗艺——评重庆抗战话剧《雾重庆》
叙述者背后的“他”与“她”——《帕梅拉》与《亚当·贝德》性别意识比较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