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碎”的意义——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
| 高黎
|
| 2012-06-01
|
发表期刊 | 名作欣赏
|
ISSN | 1006-0189
|
卷号 | No.398期号:18页码:21-22 |
摘要 |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本文以《宠儿》和《秀拉》为例,分析了"美国式"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对黑人形成自己的"个体"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黑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破碎"。这种"破碎"体现了美国黑人在面对白人主流文化与非洲黑人亚文化时选择的矛盾。通过展示这种矛盾,莫里森试图说明,在多元化的历史条件下,美国黑人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美国社会中的位置:一方面要立足于非洲黑人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必须接受白人主流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 |
关键词 | “破碎”
个人主义
黑人个体
黑人社区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79141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
作者单位 |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高黎. “破碎”的意义——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J].
名作欣赏,2012,No.398(18):21-22.
|
APA |
高黎.(2012).“破碎”的意义——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名作欣赏,No.398(18),21-22.
|
MLA |
高黎."“破碎”的意义——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名作欣赏 No.398.18(2012):21-22.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