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听的音乐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曹洋
2011-11-28
发表期刊陕西教育(高教版)
ISSN1002-2058
期号11页码:48-49
摘要音乐是人的创造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作为人的创造物,其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既然如此,我们在欣赏音乐时碰到的音乐的可听问题,实际上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对音乐进行的造型的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音乐可听性问题,人们视其为"对象化"的产物,其本质具有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特点,沿用马克思理论来看,即所谓"音乐的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
关键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音乐 可听性 审美对象
DOI10.16773/j.cnki.1002-2058.2011.11.036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83852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艺术教学部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洋. 可听的音乐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48-49.
APA 曹洋.(2011).可听的音乐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陕西教育(高教版)(11),48-49.
MLA 曹洋."可听的音乐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陕西教育(高教版) .11(2011):48-4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曹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曹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曹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基于ASP技术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
浅析民族声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论黄梅采茶调与黄梅戏的关系
声乐作品《昭君出塞》表演艺术的再创造
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分析
朗诵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关于气息运用的歌唱理论研究简述
声乐教学中表演能力培养的研究
刍议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春秋时期盲人音乐家师旷的造诣与才华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