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地区技术进步模式选择
江爱平
2010-06-05
发表期刊经济研究导刊
ISSN1673-291X
卷号No.90期号:16页码:137-140
摘要后发地区应该首先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通过资本要素的积累,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随着要素积累水平和速度的减慢,经济发展模式会进入新古典增长的轨迹,即由于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经济的增长速度最终会趋于停滞,如果要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要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后发地区的技术进步模式应当从发挥后发优势为主转变为以自主创新为主,但是同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须注意完善创新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关键词后发地区 技术进步 比较优势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90855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广西分部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梧州市分校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西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广西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江爱平. 后发地区技术进步模式选择[J]. 经济研究导刊,2010,No.90(16):137-140.
APA 江爱平.(2010).后发地区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经济研究导刊,No.90(16),137-140.
MLA 江爱平."后发地区技术进步模式选择".经济研究导刊 No.90.16(2010):137-14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江爱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江爱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江爱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交易效率与城乡一体化——基于杨小凯—赖斯模型的分析
追忆三十年 岁月如歌
谈谈特色农产品科学发展的“六个环节”
从空档经营浅谈梧州的商业状况及对策
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江泽民科技创新理论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分析
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
高校理论教育、情感教育的辩证观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