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向度的耻感及其文化本源——兼谈我国公民道德建构的几个问题 |
| 孙龙国
|
| 2009-05-31
|
发表期刊 | 求索
 |
ISSN | 1001-490X
|
卷号 | No.201期号:05页码:50-52 |
摘要 | 单向度的耻感是一种畸形的道德感,集中体现为"向外看"的特征。个体层面上,其与中国人"脸"、"面"的割裂现象以及"脱耻"行为紧密联系;社会层面上,中国人的耻感被赋予了鲜明的团体意识和"官本位"的功利主义色彩。从文化本源审视,单向度的耻感源于儒家过于刚性和理想化的道德主张,家庭本位、尊卑有别、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以及其"内圣外王"的中心思想。在我国公民道德建构中,要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观,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多样化思潮;帮助公民塑造平等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乐善好施的公共意识;同时警惕只强调抽象道德原则和政治说教而忽略人格问题的趋向。 |
关键词 | 单向度
耻感
文化审视
公民意识
道德建构
|
DOI | 10.16059/j.cnki.cn43-1008/c.2009.05.003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95494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
作者单位 | 郑州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河南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龙国. 单向度的耻感及其文化本源——兼谈我国公民道德建构的几个问题[J].
求索,2009,No.201(05):50-52.
|
APA |
孙龙国.(2009).单向度的耻感及其文化本源——兼谈我国公民道德建构的几个问题.求索,No.201(05),50-52.
|
MLA |
孙龙国."单向度的耻感及其文化本源——兼谈我国公民道德建构的几个问题".求索 No.201.05(2009):50-52.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