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
季海菊
2009-10-15
发表期刊南京社会科学
ISSN1001-8263
卷号No.264期号:10页码:120-125+13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因为"载体"概念的引入而打开了局面,并不断深入。但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媒体的日益发展,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的不断增强,单一的载体模式在新媒体语境下已经显得苍白而无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载体平台,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从而有效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视域。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合力 动态生成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96025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季海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 南京社会科学,2009,No.264(10):120-125+131.
APA 季海菊.(200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南京社会科学,No.264(10),120-125+131.
MLA 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南京社会科学 No.264.10(2009):120-125+13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季海菊]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季海菊]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季海菊]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追溯及探讨
心灵和谐: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向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成因及干预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中国文化自信
王阳明心学涵育时代新人的价值:“三重向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理与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成效经验与价值启示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