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视阈下宗教中国化问题探析
张桂琴
2018-06-20
发表期刊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ISSN1008-6323
卷号No.111期号:03页码:60-65
摘要宗教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成为助力器,也可以成为阻力器。坚持宗教中国化,必须提高宗教界的国家认同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可以促进宗教界国家认同度的进一步提高;推进宗教法治建设,可以促进宗教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引导宗教舆论方向,可以促进宗教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搭建宗教文化平台,可以引导各宗教间进行沟通交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增强国家向心力,提高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国家认同 宗教中国化 传统文化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2017年度大连市统战部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DLTZ21)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56441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大连分部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大连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大连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桂琴. 国家认同视阈下宗教中国化问题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No.111(03):60-65.
APA 张桂琴.(2018).国家认同视阈下宗教中国化问题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No.111(03),60-65.
MLA 张桂琴."国家认同视阈下宗教中国化问题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No.111.03(2018):60-65.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桂琴]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桂琴]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桂琴]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近20年来国内学习型城市研究综述
洪兴祖《楚辞》诠释的文学意蕴
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文化内涵
复杂科学性视域下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思考——以大连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聊斋志异》中梦幻小说的宗教意蕴探析
在人文教学中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自主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学习者自主学习
《乐记》中的“物感”说
中西方生态伦理视角下生态叙事研究的瞩目力作——评刘卫英、王立《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乐记》中的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