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曹洋
2012-07-28
发表期刊陕西教育(高教版)
ISSN1002-2058
期号Z2页码:90
摘要在声乐艺术中,对声音和作品的想象能力是歌唱者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因为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只有想象才能把对音乐认知的过程从抽象化、概念化引向具体化、形象化,使抽象、陌生的发声器官变得直观、生动,使生涩的声乐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关键词声乐艺术 想象 抽象化 形象化
DOI10.16773/j.cnki.1002-2058.2012.z2.037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78470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艺术教学部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洋. 刍议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Z2):90.
APA 曹洋.(2012).刍议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陕西教育(高教版)(Z2),90.
MLA 曹洋."刍议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陕西教育(高教版) .Z2(2012):9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曹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曹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曹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基于ASP技术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
浅析民族声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论黄梅采茶调与黄梅戏的关系
声乐作品《昭君出塞》表演艺术的再创造
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分析
朗诵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关于气息运用的歌唱理论研究简述
声乐教学中表演能力培养的研究
春秋时期盲人音乐家师旷的造诣与才华
可听的音乐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