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
刘新国
2010-09-28
发表期刊湖南社会科学
ISSN1009-5675
卷号No.141期号:05页码:217-219
摘要我国目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动力机制、运作机制以及长效机制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应当通过利益引导,完善内外结合的动力机制;通过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行动,建立效率与规范并重的运作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合同制度,实施权利保障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工学结合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工学结合 制度困境 动力机制 运作机制 长效机制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汤毅平教授主持的2008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途径与方式研究”;刘溪老师主持的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相关法律政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90493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文法部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新国. 工学结合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J]. 湖南社会科学,2010,No.141(05):217-219.
APA 刘新国.(2010).工学结合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湖南社会科学,No.141(05),217-219.
MLA 刘新国."工学结合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湖南社会科学 No.141.05(2010):217-2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新国]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新国]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新国]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行业资历框架建设:制度设计、建设流程与运行保障
法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学分银行制度”的意义探索与功能厘定——解读语词背后的制度信息
湖南学习成果认证机制的建构模式与路径选择
远程教育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
刑法中的人及其理性基础
债权出资的理论困惑——以现行法秩序为背景
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及其理论困惑
我国死刑制度批判
我国终身学习立法的模式选择及其理论取向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