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张化斌
1997-06-15
发表期刊湖北电大学刊
期号02页码:26-29
摘要<正> 社会风气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反映,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明朝初期,士风唯谨,民俗敦朴,反映了明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明朝中后期,逐利与奢侈之风的盛行,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衰落。同时,日下的世风又加剧了政治的腐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研究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元朝末年,法度日弛,纪纲不振,"有司承风,上下贿赂,公行如市,荡然无复纪纲矣"统治阶层贪赃枉法,苟且因循。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明初官场一度沉渣泛起。经过明太祖的严厉整肃,同时随着政治的由乱而治,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风尚也发生了变化。一是士风唯谨。
关键词明朝中后期 社会风气 民营手工业 原因及影响
URL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34285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化斌. 简论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及影响[J]. 湖北电大学刊,1997(02):26-29.
APA 张化斌.(1997).简论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湖北电大学刊(02),26-29.
MLA 张化斌."简论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湖北电大学刊 .02(1997):26-2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化斌]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化斌]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化斌]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略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时代价值
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对省级电大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关于省级电大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略论明成祖的用人策略
江泽民人才观及对高校人事改革的指导意义
省级电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视频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