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郎山岩生植物的生态位特征
沈年华1,2; 李传磊2,3; 周园园2; 王小德2
2015-10-10
发表期刊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1000-2650
卷号33期号:03页码:265-269
摘要【目的】研究江郎山岩生植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地岩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hannon-Wiener公式、Schoener公式和Pianka公式,对16个岩生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山类芦(1.986),其他依次为地笋(1.618),前胡(1.560),卷柏(1.515),饭包草(1.489),滴水珠(1.477),野百合(1.308),浙皖粗筒苣苔(1.236),凹叶景天(1.199),小沼兰(1.186),香花崖豆藤(1.168),透茎冷水花(1.121),石韦(1.057),苦苣苔(1.015),大叶火焰草(0.910)和虎耳草(0.856)。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表明,Cih≥0.5的种对仅有20个,占总对数的16.7%。Pianka生态位重叠值表明,Oih≥0.5的种对仅有35个,占总对数的29.2%。优势种山类芦与其他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别在0.32~0.57和0.29~0.82之间。【结论】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趋同性不高,对资源的偏向性和生态位分化趋势存在。山类芦在群落中的优势明显,其他种并不构成竞争威胁。
关键词岩生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位重叠
DOI10.16036/j.issn.1000-2650.2015.03.004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 CSCD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C112061);浙江省林业厅项目(2002A18)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41064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分部
作者单位1.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3.无锡开放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年华,李传磊,周园园,等. 浙江省江郎山岩生植物的生态位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5,33(03):265-269.
APA 沈年华,李传磊,周园园,&王小德.(2015).浙江省江郎山岩生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四川农业大学学报,33(03),265-269.
MLA 沈年华,et al."浙江省江郎山岩生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33.03(2015):265-26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年华]的文章
[李传磊]的文章
[周园园]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年华]的文章
[李传磊]的文章
[周园园]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年华]的文章
[李传磊]的文章
[周园园]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为例
园林植物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苏州高职校园植物应用
高职校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职学校大赛能力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群建设评价研究
园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鲜切花保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园林植物”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