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价值结构的二重性——兼评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效益至上”论
汤春来
1998-02-05
发表期刊政治与法律
ISSN1005-9512
期号01页码:33-36
摘要我国法理学进入九十年代后,有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标志之一,就是在法律的价值结构中导入了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效益理念。但是,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者过于推崇法律的效益观,以致于象西方经济分析法学那样将效益抬升为法律的唯一和绝对的价值目标(即所谓“效益至上”)...
关键词价值结构 结构定位 定量分析 效益目标 经济分析法学 法理学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北大核心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31468
专题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法律教研室
第一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湖北分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汤春来. 法律价值结构的二重性——兼评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效益至上”论[J]. 政治与法律,1998(01):33-36.
APA 汤春来.(1998).法律价值结构的二重性——兼评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效益至上”论.政治与法律(01),33-36.
MLA 汤春来."法律价值结构的二重性——兼评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效益至上”论".政治与法律 .01(1998):33-3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汤春来]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汤春来]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汤春来]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相关推荐
重构企业治理结构 呼唤修改《公司法》
只要用心 就能做好
《法学基础理论》复习纲要
如何制约董事会的权力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范围的立法思考
我国《合伙企业法》存在问题的探讨
艾勒曼“民主公司制”理论的启示——兼论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权的重释
试论我国企业集团垄断问题的规制对策
“国家干预”:一种经济法成因的经济学解释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