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趣”及其教学意蕴 | |
周海涛 | |
2024 | |
发表期刊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ISSN | 2095-9338 |
期号 | 2页码:16-20 |
摘要 | 知识的力量源自知识的“趣”,知识的“趣”分为真趣、善趣和美趣。从知识关切个体生命与人追求真善美本性相联系的视角,回答了“何以具备‘真善美’趣的知识最有力量”。知识的“趣”对教学的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引发对教学内容观的反思、提供重建教学内容的契机以及呼吁知识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
关键词 | 知识力量 真善美 知识内容 教学方法 |
DOI | 10.19878/j.cnki.zxxjcjx.2024.02.001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项目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项目“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启示”(BAA230046) |
原始文献类型 | 特色期刊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ibrary.ouchn.edu.cn/handle/39V7QQFX/170402 |
专题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作者单位 | 惠州开放大学 |
第一作者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分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海涛. 知识的“趣”及其教学意蕴[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2):16-20. |
APA | 周海涛.(2024).知识的“趣”及其教学意蕴.中小学教材教学(2),16-20. |
MLA | 周海涛."知识的“趣”及其教学意蕴".中小学教材教学 .2(2024):16-2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